以“三心”为盾 严守数据安全红线
近日,由云南省纪委监委策划制作推出的《密Ⅱ》第四集《生花笔》,通过精彩的剧情和深刻的警示,揭示了数据安全领域的“温柔陷阱”,也为纪检监察干部敲响了警钟。谨防看片人成片中人,纪检监察干部当杜绝侥幸心、常怀警惕心、扛牢责任心,以“三心”为盾,坚决守住数据安全红线。
以“侥幸心是魔鬼”的警觉,杜绝侥幸心。剧中的林薇,为追求效率,将涉密文件上传至AI,最终导致涉密文件泄露。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现出侥幸心的危害。在纪检监察工作的日常中,个别干部也存在类似的侥幸心理,在处理涉密信息时,为图一时之便,擅自将涉密文件存入非涉密载体,认为偶尔违规一次不会被发现。然而,数据安全无小事,一次侥幸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,损害单位利益,甚至危及国家安全。因此,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从思想深处摒弃侥幸心理,将保密纪律视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,做到任何时候都不抱一丝幻想。
以“警惕心是抵御数据安全风险的关键防线”的警醒,常怀警惕心。剧中,林薇对AI工具的风险评估过于草率,仅因他人的经验之谈就放松了警惕。在实际工作中,新的技术工具不断涌现,如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,在为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。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,在使用新的工具或平台处理涉密信息前,要深入了解其安全性能,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,多渠道获取安全信息,不盲目轻信他人经验,确保数据安全无虞。
以“责任心是守护数据安全的坚固堡垒”的清醒,扛牢责任心。林薇作为涉密文件处理人员,本应肩负起数据安全的重责,却因一时疏忽失职。对于纪检监察干部而言,扛牢数据安全的责任,是职责所在,也是使命所系。要强化责任意识,将数据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、每一个工作步骤。在日常工作中,严格遵守保密法规和制度,规范操作流程,定期对数据安全进行自查自纠,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。同时,还要加强对身边同事的数据安全教育,提高整个单位的数据安全意识,形成全员参与、共同守护数据安全的良好氛围。
在数字化时代,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以“三心”为盾,警惕身边的“温柔陷阱”,在维护数据安全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(雷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