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让“大意”泄密成为保密“大敌”
近日,云南省纪委监委网站推出《密》系列短剧,用简单生动的案例告诉我们,失密泄密风险无处不在,短剧一经播出立即成为公众讨论焦点,热度持续不断。
事以密成,语以泄败。国家秘密,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、经济发展、社会稳定。当前,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安全风险及挑战前所未有,看似寻常的一顿饭、一杯茶、一根烟,都有可能造成失密泄密的风险,友好的闺蜜、身边的保洁、并肩作战的战友,都有可能成为“偷窥人”,一时的“大意”泄密,终将成为保密的“大敌”。
前车之覆,后车之鉴。现实中,有的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心存侥幸、不以为然,私自留存涉密文件,导致遗失泄密;有的执行纪律搞变通、打折扣,在联网设备上发送、复印涉密文件,导致传播泄密;有的沉浸在一夜暴富的“黄粱美梦”中,与境外间谍网络勾连,搜集出卖国家秘密等等,最终走向违纪违法的深渊。虽然失密泄密的违纪违法情形各有不同,但归根结底都是政治意识不强、纪律观念淡漠。广大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要汲取经验教训、保持警钟长鸣,发挥示范带头作用,不徇私、不逾矩、不妄为,严格遵守党纪国法,坚决保守国家秘密。要常怀“涉密必严”的敬畏之心,坚守“涉密不上网、上网不涉密”的基本原则,严格遵守保密规章制度,坚决杜绝麻痹思想、侥幸心理,用好互联网这把“双刃剑”,做好线上阵地的保密工作,以严格标准、规范程序把握源头保密关,争做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保密践行人。
国家安全,人人有责。党员干部、公职人员要时刻绷紧保密这根弦,常怀警醒之心,常敲警示之钟,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,构筑起牢固的国家安全人民防线。(耿蓉)